畜牧兽医专业群是学院“双高校”建设专业群,师资队伍存在“五难问题”:一难,难在师资队伍教学能力明显不足;二难,难在“双师结构”团队不合理;三难,难在师资队伍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四难,难在师资队伍社会服务水平不高;五难,难在师资队伍责任担当意识不够。面对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五难问题”,畜牧兽医专业群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实施“五大工程”破解师资队伍“五难问题”,打造高水平“双师结构”师资团队。
一、“五大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畜牧兽医专业群“五大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即:以老带新工程、基层锻炼工程、学历提升工程、平台打造工程和目标引领工程。“五大工程”是在认真分析师资队伍存在的“五难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的解决办法,其模式图详细见图1。
图1 畜牧兽医专业群“五大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二、“五大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实施
畜牧兽医专业群在实施“五大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前共有专任教师43人,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等详细见图2。
图2 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图
(一)“以老带新”工程破解师资队伍专业教学能力不足难题
从图2可以看出,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是一支年轻化的教学队伍,队伍中年轻老师多、刚从学校毕业进入教师队伍的多、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教师多、不能很好的开展实践教学的教师多,师资队伍的专业教学能力明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畜牧兽医专业群开展“以老带新”工程,刚刚引入的新进教师,分院统一安排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副高级以上老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每个指导周期为3年,签订指导协议、制定指导计划、开展年度指导考核等。在“以老带新”一对一的指导工作过程中,老教师主要针对新进教师的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组织CBA买球平台活动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方面进行指导,详细见图3。
图3 青年教师指导手册(部分)及一对一教师指导图
通过“以老带新”工程,分院新进教师、年轻教师、教学能不不足的教师,能够迅速适应职业院校教师角色,迅速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二)“基层锻炼”工程破解师资队伍“双师结构”不合理难题
从图2可以看出,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人数少,“双师”结构不合理。针对这一问题,畜牧兽医专业群开展“基层锻炼”工程,所有教师不论年龄、学历及职称,每年需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践锻炼不少于60天,实践锻炼的时间和考核结果将作为职称晋升和各项评优的重要依据,详细见图4。
图4 教师在基层结合专业方向开展实践锻炼
通过“基层锻炼”工程,分院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的“双师素质”快速提升。
(三)“学历提升”工程破解师资队伍科研创新能力不强难题
从图2可以看出,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中博士0人,硕士占比18%,绝大部分的教师均为本科学历,师资队伍中绝大部分都没有科研经历,师资队伍的整体科研创新能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畜牧兽医专业群开展“学历提升”工程,鼓励教师全脱产或半脱产完成学历提升。通过提升学历,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和训练,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在学历提升期间,工资照发、每月发放工作期间70%的津贴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四)“平台打造”工程破解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能力不高难题
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的社会服务能力不高,教师走不出去、社会不认可。针对这一问题,畜牧兽医专业群开展“平台打造”功能,为教师建设社会服务功能平台,依托平台实现教师结伴走出去,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畜牧兽医专业群成立了“现代畜牧产业学院”,建设了“动物疫病检测创新服务中心”“动物医学创新服务中心”“畜牧工程创新服务中心”“现代马产业协同创新服务中心”4个研究中心以及“动物疫病快速检测工作室”“现代繁育技术服务工作室”“动物健康养殖指导工作室”“微宠社区工作室”等6个主题工作室,打造了社会服务的平台,详细见图5。
(五)“目标引领”工程破解师资队伍责任担当意识不够难题
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新进教师多、年轻教师多,教师的责任担当意识不够。针对这一问题,畜牧兽医专业群开展“目标引领”工程,通过制定个人五年发展规划、自我预警机制、教师职业四项职业能力测评、奖励制度等,定目标、强监管、细考核、重奖惩,提高教师的责任担当意识。
图5 柳旭伟动物疫病快速诊断工作室开展社会服务图
三、“五大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实施的成效
(一)专业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以老带新”工程的实施,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的专业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获得了多项CBA买球平台能力大赛奖项,详细见表1和图6。
表1 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获得的荣誉称号
序号 |
获得荣誉称号 |
获得教师 |
级别 |
1 |
全国教学名师 |
丑武江 |
国家级 |
2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
丑武江 |
国家级 |
3 |
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 |
柳旭伟 |
国家级 |
4 |
自治区教学名师 |
李亚林 |
省部级 |
5 |
自治区青年教学能手 |
邓双义 |
省部级 |
6 |
自治区《CBA买球》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
李泽宇 |
省部级 |
7 |
自治区《CBA买球》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
李泽宇等 |
省部级 |
8 |
自治区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教学团队 |
李亚林等 |
省部级 |
9 |
第四届全国农业职业CBA买球平台名师 |
段晓琴 |
地厅级 |
10 |
第五届全国农业职业CBA买球平台名师 |
牛彦兵 |
地厅级 |
11 |
第五届全国农业职业CBA买球平台名师 |
柳旭伟 |
地厅级 |
12 |
2020年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CBA买球平台能力比赛一等奖 |
柳旭伟等 |
省部级 |
13 |
2018年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CBA买球平台能力比赛三等奖 |
柳旭伟 |
省部级 |
14 |
第三届自治区职业院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德育活动课教学方案设计赛项一等奖 |
葛文霞 |
省部级 |
15 |
第三届自治区职业院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综合成绩二等奖 |
葛文霞 |
省部级 |
16 |
第三届自治区职业院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设项目班主任才艺展示赛项三等奖 |
葛文霞 |
省部级 |
图6 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获奖图(部分)
(二)“双师结构”师资团队基本形成
通过“基层锻炼”工程的实施,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团队已经基本形成,“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从建设前的51%,增加到目前的83.7%;高级“双师型”教师比例从建设前的12%,增加到目前的25.6%。
(三)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学历提升”工程的实施,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建设,目前分院已有5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2名教师博士在读;9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建设期内,共获得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4项,校级课题23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的将1项,第十七届“挑战杯”自治区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三等奖1项,昌吉州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2个。获得自治区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16项;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自治区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1项。
(四)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平台打造”工程的实施,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的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建设期内,为自治区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8000余人、为自治区开展动物屠宰检疫员培训1000余人、为自治区开展畜牧技术人员培训2000余人;师资团队教师深入企业和各地州开展养殖类培训4000余人。4个研究中心和6个工作室与各乡镇与畜牧企业签订技术服务框架协议20余份。丑武江教授受聘为肉羊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李亚林教授受聘为自治区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评审专家库成员、自治区科技厅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自治区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自治区人民政府聘用督学,柳旭伟教授受聘为自治区屠宰检疫专家库成员、自治区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首席专家,蒋晓新副教授受聘为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育种专家、自治区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首席专家。同时,畜牧兽医专业群目前有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13人,在天山南北开展科技推广服务工作。
(五)责任担当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目标引领”工程的实施,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的责任担当意识明显增强。畜牧兽医专业群师资队伍的教师敢于担当,勇争先进,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良师益友和师德标兵等。
四、小结
通过“五大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实行,畜牧兽医专业群一大批专业教师实现了成名成家的梦想,成为了能工巧匠,成为了行家里手。在“双高校”建设期间,畜牧兽医专业群将进一步强化“五大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五大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为畜牧兽医专业群“双高校”建设的实施以及职业本科教育的申报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